双星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知名品牌,逐步形成以轮胎、机械为支柱产业,地产、云网、篮球俱乐部等新兴产业于一体的国际化企业集团。轮胎、机械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已成为公司核心业务。
然而,在宏观经济发展增速缓慢、市场需求不振、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双星发展也进入瓶颈期。面对这些问题,自2013年双星管理层变动之后,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企业内部大力提倡改革创新,优化管理结构,进行业务模式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改善。2014年,双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0%至120%,盈利5535万元至6088万元的好成绩。
柴永森表示,在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前提下,也要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创建智能型企业,发展智能制造、云制造等新业态,并进行销售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工作,把双星带到互联网上,打造O2O模式。
面对互联网洪流,很多企业做O2O并不成功,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企业遇到互联网,开始电商之后就出现内部外部的冲突和矛盾,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制约了电商的发展。“没有能力做和不知道如何做,是很现实的问题。”在谈到现在行业做O2O的情况时,柴永森这样说。
据了解,双星的O2O模式是建立共享的线上平台,即信息平台、产品平台、交易平台、金融平台,直接面对客户、直接掌握需求、直接建立契约,创造用户资源,为线下平台创造价值。而在线下服务方面,双星提出了快速装配和修理的E2E模式(路上路下),实施“星猴战略”,即建立高速路上通达全国,高速路下无处不在的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灵活、快捷的优质服务。充分利用双星的资源优势和O2O信息平台,以掌控信息流、订单流、服务流为中心,与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开发的E2E业务平台,创造线下线上无缝对接、路上路下无处不在的竞争优势,为用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建设轮胎智能工厂
2014年3月,青岛双星的“绿色轮胎智能化示范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将环保搬迁至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打造“绿色轮胎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绿色轮胎智能设备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年产绿色全钢子午胎500万套、绿色半钢子午胎1000万套、自动化橡塑机械1300台套、自动化铸造机械600台套,同时配套建设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贸易中心和轮胎试验中心。
在青岛双星集团总经理助理兼机械本部本部长刘宗良看来,搬迁董家口是双星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搬迁的背后是产业对于升级改造的迫切要求。“从整个行业来看,不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提升行业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改变轮胎行业落后的局面是不可能的。”
据了解,在双星二次创业时期,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的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先进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政策,以“追求第一”为核心,以“突破重点领域,增强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为主线,2014年,双星与世界橡胶机械行业排名第1的德国HF集团签署了“液压卡车轮胎硫化机”合作协议,将作为HF集团在亚洲独家合作研发生产和销售该装备的战略伙伴。
“山东轮胎产量占中国轮胎行业的半壁江山,过去的生产制造过程主要靠人工,靠单机自动化,整体的智能化水平还很低。而通过与HF的合作,我们希望做到装备制造领域系统上的智能化,提升我们的智能制造水平。”刘宗良说。
据刘宗良介绍,目前在建的双星“绿色轮胎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绿色轮胎智能化设备生产基地”,主要研发制造高性能子午线卡客车胎、高性能子午线轿车胎及绿色轮胎智能装备,集加工自动化、企业互联化、制造智能化于一体,实现“三高一低”:即高端、高差异化、高附加值、低退赔率,通过树立标准,打造中国第一个绿色、环保、世界领先的轮胎产业工业4.0工厂。而在最近召开的山东省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柴永森也提交了加速创新建立轮胎工业4.0智能化样板工厂的提案,希望以此来推动轮胎行业的“转、调、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