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大连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合计产值预计增长超过20%。在节能环保装备领域,我市具备了先发优势,融科储能公司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掌握全钒液流储能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和电池系统制造集成技术的企业,其在普湾新区建设的产业化基地已经正式启动。在新材料领域,我市形成了以花园口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核心、高新园区为研发区、金州新区和旅顺北路产业带为辅助区的产业格局,形成230亿元的产业规模,同比增长29%,涌现出富鼎碳素、怿文新材料、兆科生物、正大能源等100余家企业,行业涉及高温合金材料、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高分子防腐材料等多个领域。金玛硼业成为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硼业领军企业。博融新材料公司的国际市场订单激增,产值同比增长了50%以上。
我市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规模尚小,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大力推广,相关产业集聚态势明显。目前,比亚迪(002594,股吧)汽车已在我市建设了新能源客车生产线;比克电池公司在我市建设的产业基地投产;新源动力、大连电机、启明海通等一批代表性企业,在燃料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信息产业加速升级
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是大连优势支柱性产业,在过去的一年继续保持了营业收入10%以上的增速,并不断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去年12月,“中国软件名城”创建部省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更是成为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实现更大发展的一大标志性事件。
依托多年来形成的技术、人才积累,我市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涌现出一批颇具潜力的企业。在物联网应用方面,美恒时代开发的组态开发平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圣力来监测技术研发的分布式状态监测及故障分析系统,性能和技术水平均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海心信息在全国供热物联网领域占据首位。在云计算领域,华信计算机按照国际T4标准建设的云数据中心年内投入运行;大连联通数据中心成为阿里云东北节点;亿达名气通数据中心主体建筑封顶。在大数据技术领域,现代高技术公司开发的“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达硕信息技术公司开发的“复杂化学相关领域大数据处理云平台”填补国内空白;瀚闻资讯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和6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为6000多家客户提供大数据服务;泰昌科技运营全国首个大数据用户画像平台,并成为国家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
去年全年,全市新发展各类企业2.73万户,同比增长近70%,成为去年大连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多渠道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为不断优化民间资本的创业环境,配置更高效的市场资源,去年,大连新增小企业创业基地2个,累计达到29个;新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个,累计达26个。其中,有6个服务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公共示范平台。
全年共组织30余项送温暖活动,为企业免费提供人才培训10.4万人次,免费提供法律服务1万余次。先后举办橡胶制品、节能产品、数字信息等18场次的大小企业配套协作对接会。
为进一步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全年,各级政府部门多渠道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共发放创业风险贷款9.4亿元;全市担保机构共为超过1.2万户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69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共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余额预计达5435亿元,较年初增长7%;软件行业协会与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合作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商业合作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在支持企业利用社会资本方面,去年,万达、亿达、海昌三大民营企业实现境外上市;恒锐科技、奥远电子等22家中小企业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全年共认定省级“专精特新”技术产品95个,认定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创新成果50余项。各方面组织多场创新创业大赛,涌现出“创业工坊”等新型科技孵化器。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驱动战略的生力军。去年,大连万阳重工完成世界最大级蒸汽管干燥机的制造,并交付恒力石化;爱康普科技公司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双频RFID运动计时芯片产品,五甲万京公司成功收购国产操作系统龙头企业中科红旗,跻身国产软件领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