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推广 热搜: 有限公司  日本住友  山东省  建阳龙翔  轮胎  轮胎设备  中国化学  巨轮智能  硫化机  机械展 

轮胎业的拉动使世界橡胶机械市场的分布格局被打破

   2014-06-13 6320
核心提示:虽说近年来,全球橡胶机械市场陷入低迷,但在我国,由于轮胎工业发展的拉动,国内橡胶机械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得世界橡胶机械市场的分布格局被打破。
橡胶机械企业网 虽说近年来,全球橡胶机械市场陷入低迷,但在我国,由于轮胎工业发展的拉动,国内橡胶机械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得世界橡胶机械市场的分布格局被打破,根据《欧洲橡胶杂志》最近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橡胶机械报告,2013年全球橡胶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加速增长,增幅达到13.5%,目前橡胶机械供应商对未来信心较足,增长依旧强劲。

  增长成为主基调

  从单个企业的销售收入情况可以看出,增长成为主基调。在30强中销售收入增长的企业有25家,占总数的75%,增长幅度在30%的企业达11家。就橡胶机械市场的地区而言,已形成中国领先,西欧依然强劲,南美和中欧紧追的局面。南美市场的增长幅度高达114%,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前十强中,中国企业有3家,德国企业也有3家。

  中国由于本土化轮胎投资旺盛及橡胶机械优良的性价比,橡胶机械增长幅度达到36%.西欧尤其是德国企业制造的橡胶机械一直被视为高品质的象征,这也是德国橡胶机械行业长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德国的橡胶机械增长幅度达44%.就产品来说,轮胎设备的占比越来越大,增长也最快,非轮胎橡胶设备占比则越来越低。

  大公司化在继续

  2013年度的全球橡胶机械报告显示,大公司化的趋势仍在继续。按2013年销售收入计,今年的世界橡胶机械制造商排名是历年来变化最小的一年。前5名是去年的翻板,位次不变。H-F公司继续保持榜首,软控股份继续保持第二位,VMI公司列第三,神户制钢排第四位,大连橡塑居第五。第六至第十依次为益阳橡机/中国、天津赛象/中国、LWB/德国、德斯玛/德国、特乐斯特/德国。前十强的销售额占世界橡胶机械总量的70.1%,比2012年增长5.8个百分比,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这说明橡机行业由2007年开始的大公司化还在继续,并有加速的迹象。

  在前30强的橡机企业中,中国有15家,德国有4家,日本和意大利各有2家,荷兰、法国、奥地利、印度、以色列、土耳其、美国各1家,橡胶机械行业明显呈现向中国及德国集中的趋势,尤其是中国正成为世界橡胶机械制造中心。如中国的软控股份公司收购英国维克公司及美国轮胎检测设备品牌TMSI,并在欧洲和美国建立技术中心,大连橡塑公司收购了加拿大及捷克的两家企业,中国企业正借助收购重组做大做强。

  对未来信心十足

  《欧洲橡胶杂志》还就橡胶机械销售形势等几个问题专门做了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39家认为中国、南美及中欧等地橡胶机械需求较旺盛。46家认为轮胎机械是需求较强劲产品,该数据比上年减少了25家。至于企业的未来规划,计划扩大产能的企业比例由上年的43.5%提升至49.6%,表明橡机企业对未来市场看好。尤其在中国,由于轮胎投资井喷,中国橡胶机械投资意愿创近年新高,多家企业产能提高30%以上。

  排名世界第一的H-F公司非常看好橡胶机械市场,最近新建了一个世界级实验室,正扩大产能并在升级产品。正如该公司董事会主席Mark Meubroek所言,公司2011年业绩表现不错,2012年业绩很好,2013年的业绩更棒,2014年将更上一层楼。排名第28位的UzerMakina公司对2014年及2015年行业前景同样非常看好,计划投资数百万美元升级两家工厂并扩招人员,以满足客户对相关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

  咸阳高新区橡胶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近日,从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传来好消息,陕西咸阳高新区高端橡胶产业基地获“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这是继2005年获国家(咸阳)显示器件产业园后,在产业领域获得的又一国家级殊荣,填补我市“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空白。

  据了解,在全国324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家火炬计划咸阳高端橡胶特色产业基地”以企业密集、科技资源聚集,且产品定位在以国防军工为依托的高端领域,得到答辩评审专家组的一致高度好评。是继衡水工程橡胶、宁国橡塑密封件特色产业基地后,第三家以橡胶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基地,也是我省第6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为全省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增添新力量、作出新贡献。

  据统计,2013年,高新区橡胶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4亿元,上缴税金2.6亿元,分别占全省橡胶产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的78.9%、79%、81%.高新区计划到2017年,争取把橡胶产业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橡胶密封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高端橡胶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国内权威橡胶制品科研、实验和检测中心,国内橡胶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西北最大的橡胶制品生产与贸易基地。

  咸阳高新区橡胶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共有橡胶生产、配套及贸易企业10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7家。产品主要集中在橡胶密封件、混炼胶、胶布、胶管、胶带、轮胎、橡胶助剂等方面,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石油化工、钢铁煤炭、桥梁隧道等领域。

  疯狂的橡胶价格从2013年2月的最高点27040元/吨,跌破17000元/吨一线,每吨价格下跌超过10000元。2013年,天然橡胶的走势也着实让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

  天然橡胶价格进入“疯狂模式”

  传统橡胶贸易商(指仅单边做现货)叫苦连连。而橡胶生产商却坦言尽管利润率有所下降,但利润总的来说还不错,影响不大,因为胶价低,他们收货价格也低。

  上海贸易公司人士表示,对于天然橡胶的上中下游来说,橡胶价格上涨时,中间贸易商获利最大,下游轮胎等制造企业压力大增,而橡胶价格下跌时,受伤最严重的也是中间的传统贸易商。据了解,每年春节前的一两个月是国内轮胎制造企业备货期,需求会出现明显升温。于是许多传统贸易商在2013年年底加大进口力度,期望在年底备货行情中赚上一笔,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我国2013年四季度天然橡胶进口量陡增。

  可是令贸易商想不到的是,2013年年底的备货行情异常惨淡,轮胎生产企业对原材料采购意愿跌入谷底。青岛保税区库存大幅上升。

  “去年整年,在融资套利贸易的压制下,传统贸易商依靠渠道和进销差价盈利的模式失效,每进每亏,但出于拉低成本和维持资金运转的目的,又不得不继续进口,这既推高了库存,又使得传统贸易商已被融资套利贸易全面击溃,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欧指出。

  同时,李世强提醒,当前要关注产地新开割季开始后胶农的反映,云南胶农已经发出强烈不满呼声,要联合抵制卖空橡胶行为,虽无效但需思考目前价格对胶农生活的影响;另外,需关注海外橡胶生产商在随后几个月是否会出现降低开工率的现象。

  李世强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传统橡胶贸易商在当前贸易环境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市场法则优胜劣汰,如何在残酷的洗礼中实现自身存在价值保持生命力是根本,同时提示当前与小贸易商的交易风险,谨防其在破产前的极端行为。

  2013年,橡胶行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率5.57%,较上年提高0.74个百分点;364家重点企业利润增长18%.但有人欢喜有人愁,市场再好,也有亏损的企业,形势再差,也有逆势而上的经营者。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橡胶及其上下游企业截然不同的经营状况?

  炭黑:品质档次不同,效益不同

  尽管橡胶行业在2013年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但这一年,炭黑行业步入了困境,尤其是一季度利润额为负值,进入二季度,企业盈利能力有小幅回升,行业整体利润扭亏为盈,但全年企业利润还是大幅度下滑。夹缝生存的炭黑行业增速放缓,进入微增长时代。数据显示,炭黑行业2013年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0.16%,利润则为负增长,很多企业陷入了亏损。

  山东银宝炭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秀荣表示,尽管去年市场形势不好,但企业炭黑业务基本持平,没有亏损。问及原因,孙秀荣说,2003年建成的炭黑厂实际是配套当时的轮胎厂,每年有五分之一的炭黑是自家企业使用,其余的一部分国内销售,一部分则出口。公司生产过程采用的DCS是从美国引进,可自动控制和调节参数,并有安全联锁控制,使得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障。多年来,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全钢、半钢子午线轮胎,近年来,子午线轮胎市场逐渐扩大,虽然炭黑同质化竞争激烈,但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高品质保证了客户的稳定,所以还算经营得可以,并没有和小企业一样去打价格战。同时,炭黑生产中产生的蒸汽可以供给轮胎企业硫化环节使用,实现了循环经济,降低了成本。

  同样,宏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在炭黑市场的竞争中经受住了考验。该公司负责销售的徐振兴表示,公司选择的不含沥青质和游离的蒽油、中闪蒽油、轻闪蒽油作为生产炭黑的原料,各种牌号的炭黑灰分和45微米筛余物较少,质量优、品质高,适用于性能较好、对原料有较高要求的轮胎等橡胶制品,产品有三分之一出口。

  徐振兴说:“尽管国内炭黑产能过剩,很多小企业都以价格为优势来抢占市场,但我们并没有这么做。我们将炭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均送往尾气锅炉燃烧用于发电,保证自身用电的同时,尚有大量的余电向网上外供,降低了炭黑的生产成本。”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类似炭黑这样的行业并不在少数,行业低水平装置重复建设较多,企业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品牌效应,销售不畅,造成企业盈利能力差、产品利用率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一有变化,企业便很难抗住,很容易在市场的整合浪潮中消失。因此,不管市场形势如何,掌握技术优势,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保证客源的稳定和上档次,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和经历各种浪潮。

  天然胶:产销环节不同,效益不同

  2013年,天然橡胶的走势也着实让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疯狂的橡胶价格从2013年2月的最高点27040元/吨,跌破17000元/吨一线,每吨价格下跌超过10000元。传统橡胶贸易商(指仅单边做现货)叫苦连连。而橡胶生产商却坦言尽管利润率有所下降,但利润总的来说还不错,影响不大,因为胶价低,他们收货价格也低。

  上海贸易公司人士表示,对于天然橡胶的上中下游来说,橡胶价格上涨时,中间贸易商获利最大,下游轮胎等制造企业压力大增,而橡胶价格下跌时,受伤最严重的也是中间的传统贸易商。

  据了解,每年春节前的一两个月是国内轮胎制造企业备货期,需求会出现明显升温。于是许多传统贸易商在2013年年底加大进口力度,期望在年底备货行情中赚上一笔,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我国2013年四季度天然橡胶进口量陡增。

  可是令贸易商想不到的是,2013年年底的备货行情异常惨淡,轮胎生产企业对原材料采购意愿跌入谷底。青岛保税区库存大幅上升。

  “去年整年,在融资套利贸易的压制下,传统贸易商依靠渠道和进销差价盈利的模式失效,每进每亏,但出于拉低成本和维持资金运转的目的,又不得不继续进口,这既推高了库存,又使得传统贸易商已被融资套利贸易全面击溃,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欧指出。

  李世强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传统橡胶贸易商在当前贸易环境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市场法则优胜劣汰,如何在残酷的洗礼中实现自身存在价值保持生命力是根本,同时提示当前与小贸易商的交易风险,谨防其在破产前的极端行为。

  同时,李世强提醒,当前要关注产地新开割季开始后胶农的反映,云南胶农已经发出强烈不满呼声,要联合抵制卖空橡胶行为,虽无效但需思考目前价格对胶农生活的影响;另外,需关注海外橡胶生产商在随后几个月是否会出现降低开工率的现象。

  近日,三井化学试制出了期望用于汽车电气零部件密封材料以及燃料电池密封垫圈的液态EPT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该产品已在5月21~23日于日本太平洋横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人与车科技展2014上展出。与液体硅胶相比,这种液体橡胶的透湿指标仅为其1/30,且耐酸碱性更强;与普通乙丙橡胶相比,成型(交联)时间更短。

  该产品在液体状态下涂敷并施加高温,即可发生交联反应制成产品,还可与金属一体成型。与金属一体成型时,成型前先将添加了交联剂的液状EPT橡胶及添加了催化剂的液状EPT橡胶混合,然后通过保持170℃高温的模具注射成型,经过大约15秒的交联反应后,就能获得成品。

  这种橡胶在成型前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因此在纳米成型技术处理时能充分进入微细金属面的凹凸处。若采用经纳米成型技术处理过的金属,试验片材的接合部可获得1MPa的剪切强度,在拉伸试验中接合部未剥离,而EPT橡胶出现断裂。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生产主要是从乙烯副产C4馏分中抽提丁二烯,也有采用丁烯氧化脱氢法的装置在运行。IHS化学公司近日表示,未来几年受粗碳四原料短缺的影响,亚洲丁二烯供应增速将放缓,与此同时需求仍将快速增长,从而使丁二烯市场供应趋于紧张。

  据IHS化学公司5月20日发布的《全球碳四烯烃和弹性体》报告称,2013年亚洲丁二烯产能合计670万吨,产量合计530万吨,平均装置开工率79%.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亚洲丁二烯需求趋于疲软,主要是因为轮胎工业所需的合成橡胶消费量下降,这与经济增速放缓相关。

  但如果亚洲经济增速如预测的一样出现回升,未来几年亚洲丁二烯需求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进口量减少和裂解装置原料改变等原因,用于丁二烯抽提的粗碳四原料的供应将出现下降,亚洲地区的丁二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仍将维持在80%以下。

  亚洲大多数丁二烯生产商与石脑油裂解生产商是一体化的,因为需要粗碳四原料。只有很少的丁二烯生产商是独立的,他们一般从本土或进口市场获得粗碳四,进口货物主要来自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

  不过,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供应现在已停止。因为印尼ChandraAsri石化公司在印尼西爪哇已建成一套10万吨/年的丁二烯抽提装置,该公司的粗碳四已经不再出口。PBI和米其林公司的合资企业将利用该装置的丁二烯生产合成橡胶。另一方面,来自于土耳其的丁二烯变得过于昂贵,主要是因为高运费和溢价水平增加。

  IHS化学认为,除了进口量下降外,亚洲地区的粗碳四供应增速也将减慢。为了与北美和中东地区更具成本优势的乙烷裂解装置以及中国煤制烯烃装置进行竞争,亚洲石脑油裂解生产商正在转向更加轻质的原料,这样做的结果是粗碳四的产率将下降。此外产能的合理化调整也将削减供应。东北亚地区的裂解装置生产商已经宣布在2014~2016年将关停逾150万吨/年的乙烯产能。

  IHS化学表示,占据亚洲丁二烯需求50%的中国正投资建设专产丁二烯的丁烷-丁烯脱氢(BDH)装置,以弥补供应短缺并提高自给率。齐翔腾达公司在2012年建成了中国首套BDH装置,设计产能为10万吨/年。其他企业也正在新建一些BDH装置。

  预计到2016年,中国的BDH产能将达80万吨/年。然而BDH生产工艺也存在缺点,最大的不足是生产成本高于丁二烯抽提工艺。报告称,基于当前亚洲丁二烯价格,BDH装置的运行不具备经济性。虽然当前中国已经建成3套BDH装置,总设计能力为43万吨/年,但是只有两套装置投入运行,而且开工率低于5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橡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橡机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辽ICP备13012307号-5  |  21010602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