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机械网 一个病魔缠身的共产党员,一个平凡的橡胶工人,一把光亮锋利的三角胶刀,32年来,割胶工人李永强,把青春深植于莽莽胶林中,用一把简单的割胶刀刻写出一个个骄人的成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走进河口农场4队李永强管辖的橡胶林,满眼的橡胶树郁郁葱葱、连山叠翠。只见在胶林里李永强认真忙碌的身影,据了解,李永强从1982年参加了农场割胶工作,已经在割胶的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2个春秋。虽然割胶工作日复一日单调乏味,但他对待每一棵树都一丝不苟,认真的割好每一刀。
“我们平常割胶都是半夜三更,两点钟起来,一直割到天亮,到了十点多钟才回到家,把胶水交到收胶站以后,称称胶水才回家。才开始做饭菜,中午12点钟休息到14多钟,起来下午又接着上班,打扫塌方,还有修路,还有林地那些哪里路不通,还有断树,还有把树砍了把树丫子修开掉。还有那些涂药,要下午来涂,涂完那些回到家以后又是五点多钟六点钟啦。从凌晨2点钟起来,到下午,一天的工作就是像这样。一年到头,一年都是天天如此像这种干。”和蔼李永强边干着手里的活计,边介绍一天的工作情况。
农场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李永强承包了85亩橡胶林,为了实现高产目标,他每天凌晨两三点钟起床带着妻子就上岗割胶,忙碌在生产一线。“我两口子管的林地是85亩多点,总割胶的株数有2000多株,平均每天个人要割400多株500株胶树。”李永强认真地介绍着。
在割胶岗位上,李永强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凭着手中的一把胶刀,在山势陡峭、岗位艰苦、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多年创造高产。为使橡胶树最大限度地多产胶,他不辞劳苦,一心扑在管理上,他经常到胶园观察橡胶病情,把握好防病时机,确保橡胶树能正常开割。
李永强的认真与执着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的妻子也说,李永强做工作比别人认真,管林地比人家管的好,塌方掏泥巴比人家掏的好,割胶各方面比我还要认真。割胶工作真是不简单,早上两点钟我们就起来割胶,人家在睡觉的时候我们就在干工了。
割胶工作并没有一帆风顺,当年河口遭受严重寒灾,他岗位的胶树受灾,30%橡胶树被冻死,产量大幅下降,加之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收入大幅减少,多数胶工都提出退岗,按理说,他身带疾病,完全可以向组织和领导提出申请退出岗位。而他却为了农场和集体利益,坚守信念,坚持上岗,面对灾害,他不气馁,全力以赴投入抗灾复产各项工作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许多胶工,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009年动手术以后,都是家人支持我,经常来帮我一起做。对于这个工作,我从没想过要放弃,我想一直干下去,直到退休。”李永强坦然地笑着说。
河口农场党委书记章泽华说:李永强是我们河口农场4队的(割)胶工,割胶基本上有30多年的历史啦,三年前,在割胶的时候在山上摔了一跤,造成了腰椎间盘脱落,后来做了手术,毅然在生产一线,在生产情况那么困难情况下,在收入价格偏低的情况下,能做到这种程度不容易。
据悉,李永强自2006年以来连续5年获得高产胶工称号,连续5年被农场评为“先进个人”,并先后荣获云南农垦“金牌胶工”,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