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推广 热搜: 有限公司  轮胎设备  日本住友  建阳龙翔  轮胎  山东省  中国化学  硫化机  巨轮智能  机械展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汪传生获青岛科学技术最高奖

   2023-08-29 橡胶轮胎网11890
核心提示:青岛科技大学教授汪传生获青岛科学技术最高奖
 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的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内,有一整面墙,陈列着汪传生到目前为止研制过的转子,这数百对转子也见证了他研究橡胶混炼技术40余年的风雨历程,也见证了他为我国橡胶工业高质量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8月22日,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岛科技大学教授汪传生获得科学技术最高奖。

近日,记者来到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该校教授、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汪传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科研故事。

汪传生正在介绍他们研制出的自修复轮胎

建立国内唯一橡胶混炼工程行业重点实验室

初见汪传生,他敦厚的身型、中气十足的声音,让人很难想象他已经60多岁了,“做科研不管年龄,只要能做动,就要不遗余力。”汪传生说。

汪传生主要研究橡胶混炼技术,他介绍,在工业生产中,纯橡胶制品用途极少,橡胶混炼过程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和面”,根据不同性能和用途橡胶制品的需求在橡胶中加入不同的填料和助剂,这个添加的过程就是混炼,混炼就是把各种橡胶、炭黑或白炭黑等补强剂、其他填料和助剂均匀混在一起,制成混炼胶。汪传生说,混炼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后续加工,还会直接影响橡胶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汪传生打了个比方,如果和面过程中和不均匀,就会在面里出现“生面疙瘩”,同样,在密炼机混炼过程中,如果橡胶和各种填料助剂混合不均匀的话,也会出现“生疙瘩”,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制品的性能和使用,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上世纪90年代前我国混炼装备采用的大中型密炼机基本依赖进口,均采用异步转子混炼技术,存在耗时长、温升快、混炼胶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差等难题。

面对这一状况,汪传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同步转子混炼技术的研究,业界部分人对这一技术提出质疑,大家对于用了几十年的异步转子混炼技术再熟悉不过,“同步转子混炼怎么可能能强过异步转子,没有剪切怎么能实现混炼。”

汪传生在介绍他研发过的转子

汪传生就带领团队死磕转子,整天泡在实验室里,经常白大褂进实验室,黑大褂出,每天都在研究什么样结构的同步转子最好。“我们发现转子上棱的长短、排布方向、螺旋角大小等等,都对橡胶的混炼效果影响很大。”所以,汪传生就和团队研制出了几十对转子,寻找在保证混炼质量的前提下,单位能耗最低、混炼效率最高的最优化转子构型,达到剪切、混合作用最大化的组合,实现高效、高质、均匀的优化混炼,现在这些转子都陈列在实验室内。

这项“同步转子密炼机技术”已在不同规格的密炼加工系统实现产业化,成为现代橡胶混炼装备的主流,相关成果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橡胶机械领域获得的最高科技奖项。

此外,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密炼机功率曲线控制、块状橡胶连续混炼及混炼挤出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建立国内唯一的混炼工程行业重点实验室,推动了橡胶混炼技术和装备水平整体提升。

跟随导师开始我国橡胶密炼技术的拓荒

1978年高考时,由于化学分数优异,汪传生报考了山东化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前身),进入橡胶机械专业学习,当时的橡胶机械专业是国家管理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1982年,汪传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兼任辅导员,之后遇到他的恩师赵嘉澍教授,“他是我国研究密炼机的第一代科研人员,当时他的团队需要科研人员,就把我引入到他们团队中去。”就这样,汪传生加入橡胶机械研究室,跟随赵嘉澍教授,汪传生成为我国研究橡胶密炼机的第二代科研人员。

“当时我国的橡胶机械行业比较落后,解放前我们没有自己的橡胶机械设备制造厂,解放后大部分设备也依赖进口。”在这样的条件下,汪传生跟随导师开始了我国橡胶密炼技术的拓荒,一直从事橡胶、塑料加工成型技术及装备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5年攻读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博士,师从行业知名专家程源教授,程教授渊博的知识、独特的学术见解、乐于助人的品质,对汪传生后期科研的影响重大。

研究废橡胶废塑料处理、自修复轮胎

在研究橡胶混炼的过程中,汪传生也积极探索废旧橡胶处理问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工作,为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废轮胎等橡胶制品产生的‘黑色污染’,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及一次性塑料制品形成的‘白色污染’,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治理‘黑白污染’刻不容缓。”汪传生说。

自2004年开始,汪传生率团队不顾脏臭,前瞻性地开始了废橡胶、废塑料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济南友邦合作研发的工业连续化废橡胶废塑料低温裂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和装备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且出口欧美等国家,在欧洲建立了多条示范线,包括匈牙利的欧盟标准工程、巴西的国家重点工程,开创了国内大型橡胶回收成套环保技术装备进入欧洲的先例。

近期,为解决长江沿岸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中废塑料处理难题,他还带领团队研发出混杂废塑料分级裂解工业化应用成套装备和工艺技术,能够实现混杂废塑料工业连续化安全、高效裂解,已建立示范线,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为了减轻重量不在配备备用轮胎,对轮胎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自修复轮胎应运而生且需求量越来越大,自修复轮胎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价值和前景。汪传生正在带领团队从自修复橡胶配方、混炼加工及成型等方面开展了工艺及装备的研发工作。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成果,并进行了路试,相关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要求,该技术也获2023年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资助,“我们将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日产100条自修复轮胎加工生产中试实验平台。”汪传生说。

培养年轻团队

前不久,青岛科技大学与山东山科产研人才价值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就短纤维定向取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挤出成型技术项目成功签约,汪传生教授团队的18项高价值专利转化价值940万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青岛科技大学橡胶机械所在的机械工程专业已经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汪传生也承担本科、硕士、博士的教学工作,一直在教学、科研一线。在崂山校区内有橡胶连续混炼实验室、橡胶裂解检测实验室、橡胶挤出实验室、橡胶基础测试实验室等十几个橡胶机械专业方向方面的实验室。汪传生每天都会到穿梭在这些实验室内,指导学生做实验、做研究。

田晓龙从2013年开始跟随汪传生做本科毕业设计之后,一直跟随汪传生攻读硕士、博士、博后,现在他留在这个团队工作。

“汪老师对科研、对工作非常认真,其实我们团队的科研工作量挺大的,我们年轻人有时候都觉着挺累的,汪老师的工作量是我们的好几倍,晚上加班、周末加班是常态。”田晓龙说,汪传生教授的严谨求实、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感染着团队的每一个人。

目前,汪传生已经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培养博士后10余人。

“作为科研人员,必须要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创新永无止境。”汪传生说,只要能做得动,就会一直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同时,事业要有传承,他将会把很大一部分力量用于培养年轻团队,让年轻团队继续为我国橡胶行业攻坚克难、再创佳绩。

橡机资讯来源:橡胶轮胎网

来源链接:http://www.rubb.cn/news/show.php?itemid=415035

 
标签: 轮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橡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橡机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辽ICP备13012307号-5  |  21010602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