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胶价持续下跌影响,胶工收入锐减,很多胶工丢弃胶刀,选择外出打工。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保国分公司第二派驻组十九队胶工卢清威、罗丽坤夫妇不等不靠,对自己的割胶岗位不离不弃,因为他们坚信——“把胶园当作自己的产业来经营就有希望!”
“把胶园当作自己的产业来经营就有希望!你看,我们夫妻俩6月份工资就拿了8550多元,能够有这样可观的收入,虽然辛苦点儿,但非常值得!”这是近日记者来到保国分公司第二派驻组十九队收胶站采访时,胶工卢清威开心地聊起了自己的割胶“成果”。
卢清威是保国分公司第二派驻组十九队的黎族胶工,在割胶岗位几十年来,他一心扑在自己承包的岗位上,对橡胶树爱护有加,从不放松对割胶技术的精益求精,不断地在木桩上练技术,每月技术保持二级水平。为了加强对胶园的管理,他除了平时进行控萌压青外,还动员妻子、孩子利用双休日时间来队里帮忙疏通防风带,压青料草,为胶树“加料”。到冬春管时,他也带上家人一起修行挖穴,积肥施肥,为干胶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近些年干胶价格低迷,有很多胶工都丢弃胶刀外出打工去了。卢清威也同样接到很多亲朋好友的电话,劝他一同外出赚钱。可卢清威想,自己一把年纪了,又没什么技术,况且在这个岗位上奋斗了几十年,对割胶岗位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卢清威婉拒了朋友的邀请,为了更好地安心割胶,他还把妻子接到队里生活,一起割胶。
近年来,由于割制的改革,卢清威夫妻俩从原来的“三天一刀”改成“四天一刀”,岗位割株从1000多株增加到2500多株,去年他们夫妻平均月收入达到5000多元。收入提高了,两个人对割胶工作的投入也多了一分。每天,卢清威夫妻俩比别人提前2个多小时上岗割胶,早出晚归的他们还动员家人帮助看护胶水,杜绝胶水被盗和外流。
今年,卢清威所在的生产队被作为该分公司唯一推行气刺微割的试点单位。年初有很多胶工顾虑重重,担心气剌短线割胶没有胶水,卢清威夫妻俩第一个向生产队请缨打头阵,实行“五天一刀”制,承包的岗位从原来的2500多株增加到5933株,全部按照技术要求安装了气囊。仅6月份,卢清威夫妻俩就割了27天胶,他们当月干胶产量达1460。9公斤,占当月计划的220。5%,当月收入8558。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00多元。
近6000株树能否管得过来?要付出多大的劳动量月收入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为此,记者沿着该队里蜿蜒的小路,来到了卢清威承包的割胶岗位,看到他们夫妻俩正在收最后100多株橡胶树的胶水。
“从前割2000多株要4个小时,短线气刺割胶后,现在割5000多株才用4个小时,时间相同但增加了一半多的胶水,虽然目前胶价不景气,但工资不减反增。现在,十九队胶工平均月收入最少都有3000多元。如果7月份天气正常,我们俩工资可能要达到9000元以上。今后我们更要好好割胶,过好日子就指望这些胶树了!”罗丽坤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