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橡机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34个橡胶支座撑起1551平大楼

2014-06-17 11:097110
一座建筑面积为1551平方米的大楼,竟用34个橡胶支座支起,12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大连开发区大孤山西侧的大连地震综合观测基地现场,解开了大连市首次采用的基础隔震技术建筑。

  楼基上有34个橡胶支座

  当天,大孤山西山脚,大连市地震综合观测基地会商大楼楼基下挖地面六七米深,里面纵横交错着混凝土浇筑的楼基础。而在其上共安装了34个圆柱状的物件,大连市市地震局副局长管恩福介绍,这些物件就是在建建筑的隔震支座,隔震支座将把大楼与地面隔离开来。

  大连地震综合观测基地建设项目集多种前兆观测项目于一体,结合宏观观测和强、弱震观测,实现监测手段多样化、综合化、集成化,能够突出综合识别震前信息的作用,更有利于捕捉分析各种震前异常,促进分析预测水平提高。同时,该基地扩展有地震应急指挥、震灾救援培训、地震科技宣传教育等功能。

  上百层橡胶将地震能量化解

  这么多的支座缘何能抗震?管恩福打开了电脑中隔震支座工作原理模拟画面:两座楼体之上各放有一个盛满半缸水的玻璃水 缸。一座没有安防隔震支座楼体,在地震来临时,玻璃缸中的水随着楼体剧烈晃动,喷溅了出来。而安装了隔震支座的楼体只是楼基础下的隔震支座发生剧烈晃动,楼体自身晃动轻微。玻璃缸中的水没有被溅出来。

  管恩福解释,该支座由上下连接钢板和橡胶铅芯组成。隔震的奥秘就在橡胶铅芯中,铅芯中由上百层的橡胶层和钢板层叠加而成,把建筑物与地面隔离开来,在地震发生时,地震能量被隔震支座内的橡胶层所消耗,减少了向上传递。

  经过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

  管恩福介绍,在建筑下安装隔震支座技术,是国际先进的抗震技术。基础隔震技术是目前世界地震工程界推广应用较多的成熟的高新技术之一。在诸多隔震系统中,隔震橡胶支座是世界研究和应用的主流,在美国、日本等多震国家广泛应用,在我国也有应用,经过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隔震效果良好。

  1995年日本阪神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距离震中35公里的西部邮政大楼采用这种技术,该建筑震后完好,设备无损。

1994年美国洛杉矶北岭的地震中,采用同种基础隔震技术的南加利福尼大学校立医院,震后不仅不影响营业,还在震后救灾中发挥了出色的救援作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攻克再生胶异味的事件回顾
再生橡胶是废品利用、循环经济产业,但再生胶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刺鼻的气味,一直困扰着行业发展。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2015年自行研发出的橡胶常压绿色连续快速再生技术,则让这一问题不再是难题。连续20年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再生橡胶行业之首的南通回力公司,在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0评论2016-04-014653